正月十五南海神庙的来历

研几2024-06-02 05:28382 阅读42 赞

菠萝诞的来历

因树由波罗国传入,南海神庙因而得名“波罗庙”。“波罗诞”的庆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;南海神的生日,即南海神诞,后来也被称作“波罗诞”。这一节日的正日定在农历二月十三日。自宋代起,这一习俗已延续超过一千年,并于2011年5月被列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“波罗诞”是庆祝南海神诞辰。

正月十五南海神庙的来历

南海神庙庙会每年什么时候

1. 悠久的历史:南海神庙庙会起源于明朝,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,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庙会之一。2. 丰富的文化底蕴:该庙会融合了佛教、道教、儒家等多种文化元素,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3. 丰富的民俗活动:庙会期间,游客可以观赏到舞狮、舞龙、杂技等多种民间表演,体验浓厚的民俗风情。4. 。

正月十五南海神庙的来历

南海神庙供奉的是什么神

南海神庙,俗称“波罗庙”,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(公元594年),是隋文帝下诏为祭祀“南海之神”赤帝祝融而建立的。它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海场所,也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、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庙宇,拥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

正月十五南海神庙的来历

菠萝诞的来历

因其来自波罗国,在南海神庙种植波罗树,于是后人又把南海神庙称为"波罗庙"。“波罗诞”由来已久;南海神祝融的生日——南海神诞也就被称作"波罗诞",“波罗诞”正诞日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。从宋代至今,“波罗诞”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1000多年,2011年5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。

广州市黄埔区的什么又称波罗庙

南海神庙,又称波罗庙、东庙,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,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(594年),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,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。庙宇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,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牌坊、头门、仪门、礼亭、大殿和昭灵宫,两侧有廊庑;西南章丘岗上有浴日亭,是古代观望海上日出之地,。

南海神庙为什么叫菠萝庙

关于波罗庙的来历,还有一个说法:相传当年有番船经过南海神庙,船员兴奋得手舞足蹈,不停朝着南海神庙喊“波罗蜜!波罗蜜!”听得多了,当地人就难免疑惑,为什么番鬼都这样欢呼?他们以为“波罗”就是指南海神,于是乎口口相传,南海神就成了“波罗庙”。据专家考证,“波罗”在梵语里是指“彼岸”。

与广州南海神庙的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?

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,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,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,也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。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,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,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、规模最大的建筑群,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。南海神庙是中国古代对外海上交通贸易。

明代重修的南海神庙结构包括:

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,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(旧称扶胥村),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洪圣的场所,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。南海神庙始建于隋朝开皇十四年(594年),唐朝扩建,宋至明、清均有重修、扩建。因地处广州之东,宋代时又称东庙。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,是四海神庙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遗迹。

南海神庙对研究航海的价值

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海神庙,在对外交通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,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,也是对外贸易交往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史迹。古庙地处珠江出海口,中外海船出入广州按例都要到庙中祭拜南海神,祈求出入平安,一帆风顺。自隋唐以来,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南海神庙。

广州黄埔庙头村的南海神庙有哪些意义?

广州黄埔庙头村的南海神庙是我国最大的海神庙,是古代海上交通的重要遗址,是当时国家重视海外贸易的体现。中外商船出海前按例到庙拜祭,祈求航海一帆风顺,贸易兴隆。庙前有“海不扬波”石牌坊。神庙所在的古扶胥镇有繁华的外贸集市。

热门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