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祭拜八月十五

研几2024-06-13 10:07146 阅读72 赞

潮汕人拜月娘是怎么祈求

潮汕人拜月娘祈求的方法是银烛高燃,香烟缭绕,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。当吃过晚饭后,妇女们便换上新衣,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,摆上供品,等候月亮升起。中秋时节,柚子、柿、杨桃、石榴、油甘、凤梨、林檎、芋头、柑等果蔬,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、糕点、煎堆、油饼等奉献给月娘。有些人。

潮汕祭拜八月十五

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

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是: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场所,城市居民,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;乡村百姓拜月,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。晚饭后,当银盘样的月亮(俗称"月娘")升上中天,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后,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、门楼、厅前摆起桌子,把洗干净的水果、云片糕、月饼、芋头等供品摆上桌,。

潮汕祭拜八月十五

潮汕风俗 | 拜月娘

在潮汕地区,每家每户会在八月十五中秋夜“拜月娘”。拜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亮的崇拜,后来民间相传嫦娥的故事,作为天体的月亮被人格化,故称其为月姑或月娘。拜月娘主要为妇女和小孩,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,故有“男不祭月,女不祭灶”之说。拜月都在露天场合,住在楼区间的人家,会在阳台或者天台上。

潮汕祭拜八月十五

潮汕中秋拜什么

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“芋头”。传说是百姓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,就取芋头与“胡头”谐音,且“芋头”形似人头,以此来祭奠祖先,历代相传,至今犹存。中秋夜烧瓦窑(即“烧蚁窑”)是潮汕的另一习俗。烧瓦窑有两层意思:一是纪念当年潮州人民燃放烟火约好杀掉元兵的信号;二是因潮音。

潮汕中秋要做什么 潮汕中秋需要做什么

潮人拜月叫拜月娘。月属阴,叫太阴娘,民间管叫月娘。妇女拜月的重要心愿还在寻求一个好夫婿。潮汕有首民谣唱道:“中秋夜,月娘娘。深深拜,团团圆。好夫婿,结良缘。今年团圆,明年团圆。年年团圆。”潮汕是个侨乡,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,托月寄意,更为情切。有关民谣道:“八月十五中秋夜,夜。

拜月娘是嫦娥吗

拜月娘是拜嫦娥。在潮汕地区,每家每户会在八月十五中秋夜“拜月娘”。拜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亮的崇拜,后来民间相传嫦娥的故事,作为天体的月亮被人格化,故称其为月姑或月娘。拜月娘主要为妇女和小孩,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,故有“男不祭月,女不祭灶”之说。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“。

潮汕的中秋习俗

在潮汕,自古有中秋节有拜月的习俗,但拜月是潮人妇女和孩童的事。“女不祭灶,男不圆月”,古已成例。潮人拜月称为拜月娘。月属阴,叫太阴娘,民间称为月娘。妇女拜月的重要心愿还在寻找一个好夫婿。潮汕有一首民谣道:“中秋夜,月娘娘。深深拜,团团圆。好夫婿,结良缘。今年团圆,明年团圆。年年。

汕头中秋节的风俗

明陈天资《东里志》云:八月十五日,“人家儿女,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,类月而拜,以请月姑。”清嘉庆《澄海县志》曰:“八月十五日为‘中秋节’,士庶家以月饼相馈。”清光绪《海阳县志》载:中秋“制团圆饼,号‘月饼’”。潮汕人以聪明能干、心灵手巧、善于经商而著称于世。潮人制作的月饼。

潮州人如何过中秋

烧瓦塔“烧瓦窑是潮汕民间游乐之一,相传元朝末年,每10户人家要养一个胡人,人民受尽胡人欺凌,为推翻胡人的野蛮统治,各地志士密谋,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,以月饼传送情报,以烧瓦窑烟火为号,并在“书册糕”(一种和月饼一样的中秋节日糕点,仅在中秋时候有,形状象书本,因此叫书册糕)里面夹纸。

在中秋节时,一些地方为什么要“拜月娘”?

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的传统节日,在各地都有着不一样的节日习俗,在潮汕地区,他们流行着这样一种“拜月娘”的中秋文化,据说拜月娘能够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,使女人家庭和睦,小孩聪慧机灵,好处多多。1.拜月娘主体是女人和小孩 潮汕人常把“拜月”称为“拜月娘”,因为月亮属于阴,故称。

热门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