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习俗有关屈原的传说

研几2024-06-01 17:14615 阅读6 赞

端午节习俗(突出屈原)

1、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,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,为恐鱼吃掉,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,外缠彩丝。后来,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。粽子用江米、黄米、小枣做成,俗称“二米粽子”。2、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,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,蚊虫害怕这种味道,。

端午节习俗有关屈原的传说

端午节关于屈原的传说

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。

端午节习俗有关屈原的传说

端午节屈原的故事

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端午节的习俗简介 端午节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、祭龙、采草药、挂艾草、打午时水、洗草药水、拜神祭祖、浸龙舟水、吃龙舟饭、食粽子、放纸龙、放纸鸢。

端午节习俗有关屈原的传说

请搜集有关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和习俗

一、赛龙舟 相传端午节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二、吃粽子、喝雄黄 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

屈原端午节的来历故事

端午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,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,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,沿水招魂,并将粽子投入江中,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。这一习俗绵延至今,已有两千多年。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、重午节,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、世界四大。

热门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