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阳地区元宵节风俗

研几2024-06-03 11:0843 阅读65 赞

潮汕正月十五风俗

4、吊喜灯是潮汕人家元宵节时的习俗。因为在潮语中“灯”与“丁”谐音,点灯象征着添丁的吉祥之意,因此潮汕人认为点灯能够带来家庭的幸福和美满。5、求喜物是元宵佳节潮汕地区的一种习俗。在这一天,乡村中常设有神坛拜神活动,各神庙和宗祠灯火辉煌,香火缭绕,信男信女们争相参拜,场面热烈而拥挤。。

潮阳地区元宵节风俗

潮汕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?

6、度过桥。在元宵节,潮汕地区有度桥的习俗,旧时的地方志也有所记载。人们相信通过特定的桥梁可以度过厄运,象征性地带来好运。7、掷喜童。元宵节时,乡村中常会有人在公共场所搭建彩棚,其中放置着一尊泥土塑成的巨型弥勒佛。弥勒佛的各个部位,如头顶、肩膀、肚脐、大腿等,都摆放有男女“泥喜童。

潮阳地区元宵节风俗

潮汕元宵传统习俗有哪些

从此,每到元宵佳节,这一带乡民在张灯时,也在门顶挂上一把榕竹叶。 14、行过桥 在元宵节,潮汕有的地方有行过桥的习俗,如在揭阳,当天榕城的大小桥梁都用彩灯、彩旗装扮一新,男女老幼争先过桥祈福,打铜街的石猴桥是最热闹的桥梁,人们以摸到桥头的石狮为幸运。在普宁洪阳,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太平桥为“头桥”,桥。

潮阳地区元宵节风俗

潮州元宵节习俗

3、唱采茶歌 院校夜的娱乐活动,过去尚有唱采茶歌一俗。元宵前后,各乡各村除了游灯之外,还有扮唱秧歌,其中最为美妙清丽的是采茶歌。在乡里挑选一些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采茶女每一队8人或12人,手里提着花蓝,扮成采茶烊子,载歌载舞,十分动人。队首有人手里提着彩灯,“采茶女”的进退步伐。

潮汕元宵节风俗

2、吊喜灯 除大型游花灯盛会以外,家家户户都有吊喜灯的习俗。因潮语“灯”和“丁”同音,点灯和添丁是近音,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,是“人丁兴旺”的表现。3、做丁桌 旧时,潮汕乡村凡上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,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,以庆“出丁”,俗称“做丁桌”。随着社会的进步。

潮汕地区元宵节风俗

1. 吊喜灯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,特别是元宵佳节,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、吊灯的习俗。因潮语“灯”和“丁”同音,点灯和添丁是近音,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。元宵佳节,人们纷纷提着灯笼、备齐纸银香烛,到乡中神庙点火,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,这称为“吊喜灯”。此外,如果去年。

潮汕元宵习俗有哪些?

潮汕元宵习俗有赏灯、唱采茶歌、猜谜等。一、赏灯 赏灯一俗,传说自汉代便有了。汉惠帝刘盈死后,周勃、陈平扫除诸吕,拥刘恒为帝。平定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,每当这个晚上,刘恒出宫游玩,与民同乐,这是元宵的开始。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灯之俗始于隋唐。二、唱采茶歌 元宵前后,潮汕各乡各村除了游灯。

潮汕元宵风俗作文

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故称元夜、元夕,潮俗称“十五夜”。古代是一年之中最迷人最热闹最“放夜”的灯火通明时光。这天夜晚不但明月皎洁,而且千家万户灯火璀璨,闪闪烁烁,故又称“灯节”。清·同治元年(1862年),潮阳知县陈坤监生咏《潮州元宵》诗云:“上元灯火六街红,人影衣香处处同。

潮汕地区的元宵节习俗,你知道几个?

潮汕地区元宵节的习俗 做丁桌 在潮汕乡村,生过男孩的家庭,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,以庆祝“出丁”,俗称“做丁桌”。宴客时有两种席式:一种叫“龙船席”,即用多张方桌连接起来,客人围坐两旁,形似划龙船;另一种叫“走马席”,无论亲朋好友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饭,吃完就离开,主人。

热门排行